10月的上海秋高气爽,黄浦江畔人头攒动,10月15日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外滩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.8万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中国选手李明以2小时08分2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创造了中国选手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,埃塞俄比亚选手阿雅娜以2小时22分45秒摘得女子组桂冠。
赛事规模再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本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延续了高规格、高标准的办赛理念,赛事规模较去年扩大了10%,吸引了更多国际顶尖选手参与,除专业运动员外,业余跑者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,其中不乏年过六旬的长跑爱好者和首次挑战全马的新手,赛事组委会表示,今年特别增设了“环保跑者”奖项,鼓励选手在比赛中减少塑料垃圾的使用,践行绿色低碳理念。
赛道设计上,组委会保留了经典的“一城一江”路线,起点设在外滩陈毅广场,途经南京东路、静安寺、徐汇滨江等上海地标,终点为东方体育中心,沿途的市民观众热情高涨,自发组织的啦啦队和志愿者为选手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本土选手突破自我,中国马拉松迎来新希望
男子组比赛中,中国选手李明成为最大亮点,作为国内马拉松的新生代领军人物,李明在比赛中展现了极强的耐力和战术素养,前半程他紧跟第一集团,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多名非洲选手,最终以2小时08分23秒的成绩冲线,将个人最好成绩提升了近1分钟,同时也打破了上海马拉松中国选手的赛会纪录。
“今天的天气和赛道条件都很完美,观众的加油声给了我巨大的动力。”李明在赛后采访时难掩激动,“这个成绩证明了中国选手有能力与世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,我希望未来能代表中国站上更高的领奖台。”
女子组方面,埃塞俄比亚名将阿雅娜凭借后半程的强势发挥,以2小时22分45秒夺冠,中国选手王雪以2小时26分18秒获得第四名,同样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。
全民参与热潮涌动,马拉松文化深入人心
除了专业组的激烈竞争,本届赛事还设置了半程马拉松、健康跑等组别,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跑者参与,许多家庭组团参赛,父母带着孩子完成5公里健康跑,成为赛道上一道温馨的风景线。
上海市民张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马拉松体验。“跑步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能培养孩子的毅力。”张先生说,“看到这么多国际选手和本土高手同场竞技,孩子特别兴奋,说明马拉松已经真正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。”
赛事期间,组委会还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在赛道沿线设置了15个医疗点,配备近百名医护人员和AED设备,确保了比赛的安全进行,据统计,今年全程马拉松的完赛率达到98.5%,创下历史新高。
科技赋能赛事,智能服务获好评
今年的上海马拉松在科技应用上更进一步,组委会推出了“智能领物”系统,选手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快速领取参赛包,避免了排队拥堵,赛道沿途还设置了多个“AI加油屏”,观众可以通过手机上传祝福语,实时显示在屏幕上为选手助威。
赛事首次引入“碳足迹计算”功能,选手可通过官方APP查看自己在比赛中的碳排放量,并参与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进行抵消,这一创新举措获得了国际田联的高度评价,认为上海马拉松为全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本。
展望未来:上海马拉松瞄准白金标赛事
作为国内首个获得世界田联金标认证的马拉松赛事,上海马拉松近年来不断提升赛事品质,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在闭幕式上表示,未来将继续优化赛事服务,争取在2026年之前升级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,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体育之都的影响力。
随着夜幕降临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东方体育中心的璀璨灯光中圆满落幕,这场充满激情与感动的赛事,不仅展现了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气,更见证了体育精神与城市文化的完美融合,无数跑者在这里实现了自我突破,而上海马拉松也正以坚定的步伐,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lol竞猜平台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lol竞猜平台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